TVS1《南方财经报道》:搞工程的都不擅长言语,更喜欢刻苦钻研做事。今天的主人公,中国能建广东火电的一名普通劳动者中的优秀代表,林桐彪,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。作为“南粤工匠”,让我们跟着记者的镜头,一起来认识一下。
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900吨履带吊机长林桐彪说:“我叫林桐彪,从1993年参加工作,一直在这里,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。”
初见林桐彪,确实感觉到他的不善言谈,身着工作的制服,腰间带好工具,略显拘谨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。26年的职业生涯,他不断的探索和追求,取得了现在的成就。
林桐彪说:“最开始进来公司就赶一些脏活,但是在做这些当中,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,为以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在保养清洁中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,这样下来就养成了一个习惯,不用师傅来讲,自己主动去做好,也可以让师傅尽力去教你。”
播出
提到自己的工作生涯,林桐彪便打开了话匣子,回忆起刚来到公司的场景,他告诉我们,勤奋、认真、主动、钻研,是他的最开始就设定好的对工作的态度。而正是因为如此,也让他学到了更多的东西。
林桐彪说:“我印象最深的是,吊车是刚买的,是一个宝贝,国内也就两台,不是谁都能动,因为我平时是很努力,不用师傅说我就自己做在前面,师傅就让我试着开一下。”
播出
正是因为这件事,让林桐彪更加坚信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付出,才会有收获。长期积累、刻苦钻研是同事们心中林桐彪的标签。
林桐彪说:“开吊车不能出任何差错,一出差错就很严重不能马虎,每一个细节都要提前看透,在平常学习就是不可缺少的,因为一旦出事,不仅仅是经济损失,还有可能是人员伤亡,都是很严重的。”
播出
在中国大型风机吊装工作中,技术和经验都是缺一不可的,同时也伴随着苦、脏、累、险、重,在公司获得的“鲁班奖”、“国家优质工程”等荣誉背后,有林桐彪付出的汗水,工作生涯零失误,是林桐彪交出的最完美的答卷。
在广东各地甚至全国的重大工程中,都能看到林桐彪的身影,广东岭澳核电站、广东台山核电站、广东阳江核电站等多个反应堆的穹顶主吊操作、全国最大风机样机吊装等工作,林桐彪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准的操作技能完成。
林桐彪说:“要认真细心,在每次工作之前,要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处理好,对机械的检查,今天我穿的衣服是新的,我在工作时衣服每一套都是很多油的,因为我们要经常检查。”
林桐彪付出了青春和心血,对工作他没有任何遗憾,可是,长期在外搞工程,一去就是几个月,他心里始终却觉得愧对自己的家人。
林桐彪说:“家人肯定是有意见的,小孩上学基本上家长会都没去过,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高考,我们在船上,孩子打电话说老爸我要高考了,以前中考你都没陪过,高考能不能回来啊。”
播出
对孩子的愧疚,也让林桐彪面对自己学生的时候,更加用心。
林桐彪说:“没有去算过多少学生,反正就是我在开这台车,不管谁来了我都会把他教会,怎么说干我们这行也是有个人的价值,能教会他们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,让我感到很高兴。”
作为“南粤工匠”,林桐彪呼唤“工匠精神”的传承,凭借自己精湛的吊装记忆,言传身教,倾囊相授,培养了一大批顶尖技术能手,公司成立了“林桐彪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林桐彪觉得这让他更加感受到肩上的重任。
林桐彪说:“希望祖国能够越来越好,我就在工作当中竭尽全力,奉献我的一切。”